香港赛马专家谈骑姿控马,对于关注香港赛马比赛的马迷,尤其是想骑马亲身一试的马迷来说,是十分需要掌握的马术信息。
香港专家认为,控马最主要的是看骑手是否能影响马的平衡,尤其是将其重心由前向后(或反向)的转移。骑手的身体在结合了手和腿的动作时,是能对马在运动中平衡的重心有极大的影响的。马的运动大体是分为两类的:伸展型和内敛型,随之运动形态的变化,骑手也要随之相应变化身体的力量分布。一般来说,如果骑手用身体去附和马的动作,那么是在鼓励马作伸展性的运动,即将重心前移(至马的前半身);另一方面,如果骑手用身体将将马的重心向后拽,是在给马的自然驱动施加阻力。
香港赛马专家和马术研究者,在讨论各种力量分布的骑坐时,用”两点”或者 “三点”接触式来说明它们的不同。 两点式骑坐将骑手的重心下压在了脚后跟和镫上,用身体的稍微前倾减少了对马背的压力,同时使力量重心向前移。这时,骑手与马的两个基本点主要接触点在腿上,此时骑坐的力度和产生的影响是很小的。为了达到顺畅和敏捷的目的,在快速奔跑或跨跃的时候,应该用两点接触的姿势(比如速度赛,打猎,乡间疾驰),以猎手的姿势奔跑。但是注意:这个姿势只适合用在直线跑的时候,不适合转弯或者近距离有障碍时。综上所述,两点接触式是极有益的练习姿势,通过它可以使骑手学会将力量下压到脚的后跟处。如果骑手能够用两点接触式慢步,小跑和慢跑以后,他就已经不仅能够良好地掌握马上平衡,并且能完全放松和独立地使用手,腿和骑坐了。在学习和联系这个姿势时,最好是用一只手抓住马鬃,用另一只手抓好缰来起扶持作用,而避免用勒死马嘴来保持平衡。
三点接触式是以平常速度行进时大部分时间使用的姿势,不同之出在于骑手除两腿之外同时以骑坐与马接触(共三个接触点)。这个姿势还可以细分为以胯部,坐骨或者后臀部为接触鞍部的重点。实际上,三点式接触以后臀部的用力为最好,这样骑手的重心移向马的后身,尤其是在紧急情况时比较有利。
然而鉴于们在此讨论的还是基础,必须强调的是在大部分时间支持上半身的是坐骨,而不是后臀部。骑手必须在马背上坐直(身体可以少许前倾但不可以后仰),来保证稳坐在马鞍上。三点接触式通常是在慢跑或者以收敛型动作(平地或者跳跃)行进时用的,还有当只用手或者两腿已经无法满足驱动/控制的需要时,也会用到这种三点接触式。比如说很多障碍赛手习惯用这种骑姿,因为他们的成功在于将良好的控制,马前身的灵敏,合适的整体力度和敏捷度结为一体。 同时,对于比较执拗的小马,嚼口比较硬的马,喜欢直立的马的时候,骑手都会尽量往马的后身坐。实际上,任何有坏毛病的马都应该可以用骑手的骑坐和腿部去加以控制。 另外一种需要用骑坐的力量的情况是在跳跃比较有难度的障碍时,这时人/马一般会容易迟疑甚至拒绝跳跃。
不过,除非是上面说的这些特别情况,本人还是觉得以马和人的舒适度以及灵敏度来说,还是应该身体前倾并且随时附和马行进的速度和步伐。 当然,基本上只有在快跑和疾驰两种情况下会需要身体前倾。 其他速度时身体保持直立和少许前倾就可以了。
虽然听起来很难操作,但即使是技术一般的骑手也应该很快就能掌握这两种骑姿 (如果他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发挥正常)。实际上觉得如果骑手不能随心所欲地用两种姿势交替地骑马,那么他的技术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实际上骑马中会碰到的任何突发情况都可以用其中一种姿势去应付,所以对两种姿势都应该重视并且掌握。 这也是为什么脱镫骑能够对掌握三点接触式深坐起到很好的作用,它可以帮助骑手将手和腿解放开来。 简单地说,骑手在练习跳跃或者作障碍,马术训练时,应该根据当时所做的动作综合使用这三种骑姿比如疾驰时用两点接触式, 跨坐(三点接触式)或者后臀深坐(三点接触式)。
香港赛马专家总结:两点接触骑姿,实际人的重心不超前也不过后于马。有点象大家的野骑姿势,但注意脚跟, 这是练过和没练过的区别。
0/500字
热门产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