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前夕,中央政府对澳门经济的宿命力给予了清醒的理解和慷慨的认可。“马照跑、舞照跳”的著名承诺,以及以此为据而演绎出的法律文件,给予了回归后的澳门继续吃赌饭的权利。《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本地整体利益自行制定旅游娱乐业的政策。”——澳门特区政府以“赌权开放”的独特概念,“用足用活”了这项政策。
赌权开放虽然是澳门政府的施政选择,但实际上,它是由诸多客观因素促成的。
2001年底,独家专营了40年的澳娱公司的赌牌到期。是否要给予澳娱公司的赌牌以续期?如何续期?是继续维持其垄断地位,还是借此机会颁授更多的赌牌?新的特区政府面临选择。按当时的法律规定,澳门政府有权将博彩经营权最多授予三家博彩公司。也就是说,政府在法律上有权打破垄断,建立一个有竞争的博彩市场。结果,澳门政府抓住了这个契机。这是赌权开放的小背景。
还有一个大背景。在澳门酝酿回归的时候,世界博彩市场也在发生着一场被称为“赌博爆炸”的巨大变化。进入1970年代以后,随着交通、通信、金融等技术领域的爆炸式进步,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商业博彩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个亚产业要素而纳入了旅游业的概念。而实践很快证明,从国际服务贸易的角度看问题,赌业是一种大不同于其他一般旅游业的产业。赌业所天然具有的社会危害,会促使其邻近国家或地区“以赌防赌”以保护自己的经济与社会利益。
由此所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博彩业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一股赌博合法化的世界性浪潮,于70年代萌生,80年代成势,90年代达到高潮。40年前的1961年,澳娱公司从泰兴公司手中获得博彩专营权时,澳门是当时亚太地区唯一一个有合法赌业的地区,市场肥沃,开赌即赚。然而40年后的2001年澳娱公司的博彩专营合约到期时,整个地球上已经布满了3000多家各式博彩机构,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已实现了赌博合法化。澳门赌业的市场条件已完全今非昔比。
2001年的澳门面对着与世界博彩市场的一场零和博弈:澳门赌业如果继续保持彼时之11家赌场、300多张赌台的产业规模和见缝插针式的混乱布局,那么它很快就将沦为世界赌林中的“普通一兵”——而普通一兵是养不活澳门的;如果走拉斯维加斯“逆市场形势而动”的道路:市场越瘦,产业做得越大;需求越小,供应做得越大——那么它将继续保持自己在世界赌林中的老大地位和市场优势。澳门选择了后者,不再在一个小圈子里,而是开放赌权,面向世界。
热门产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