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和韦斯利-斯内德都在2012年欧洲杯上被赋予了进攻上的自主选择权,这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球队的防守强度。
有时候优势即是死穴。韦斯利-斯内德是欧洲杯上荷兰队最好的攻击手,但他可能也是范马尔维克阵容战术混乱的诱因。类似的还有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葡萄牙人周日对阵荷兰时惊人地高效,但他也是葡萄牙战术结构中可能被对手针对利用的一大缺陷。
两人的情况有不同之处。C罗的案例涉及的主要是权衡利弊的问题。
克里斯-瓦德尔在英格兰战平法国的比赛结束后表示三狮军团的阵型站位“太好”以至于过于死板,从而限制了他们在进攻端的发挥。这个问题早在博比-罗布森执教英格兰队时期就让瓦德尔和约翰-巴内斯倍感沮丧。彼得-戴维斯的All Played Out节目曾经做过一期专访,请巴内斯详细阐述了在利物浦的阵型里他是如何地自由运转,而在国家队里他又是如何被要求通过保持阵型来封锁住对手的边后卫的。
C罗很少回追对方插上的边后卫,他在进攻端做出的贡献也让不回撤显得合理。值得注意的是葡萄牙所有失球都来自C罗一侧:马里奥-戈麦斯接右路传中头球破门,尼古拉斯-本特纳的两个进球以及阿尔杨-罗本冲刺后助攻范德法特的一球也出现在右翼。
大赛至今,C罗还没有遇到一个进攻为主的边后卫,因此在周四的这场1/4决赛中,他与格布雷西拉西耶的对抗也就成为场上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捷克边后卫在进攻端的表现吸引了很多目光,他同彼得-伊拉切克的衔接尤其出色。虽然捷克右路组合也需要应对科恩特朗-C罗组合的冲击,但他们清楚自己有机会切断科恩特朗的输送,正如菲利普-拉姆和罗本在欧冠半决赛首回合做的那样。
C罗喜欢踢左路,但考虑到葡萄牙左侧持续吃紧,或许把他放在中锋位置是更好的选择,这样本托可以选择派上一位攻守兼备的球员来保护科恩特朗。C罗依然可以回撤或横移,对阵荷兰的两个进球就来自他向中路的移动,而且也不会破坏阵容结构。但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本质上说是否让C罗随心所欲只是在权衡利弊:他的进攻威胁能否弥补防守端的麻烦?大多数时候答案是肯定的。
斯内德的问题则有根本性的影响。他在国际米兰上赛季的表现已经非常明显:现代足球中像斯内德这样的中场组织者只能在4-2-3-1阵型中自由发挥。奇怪的是斯内德早期的风格其实和现在大不相同。阿贾克斯时期他是深受4-3-3阵型熏陶的经典荷兰中场。世界杯上在范佩西身后打入5球后,他就开始深信自己是经典的十号球员。接着他便很少回撤,在国米也明确表示不愿意踢边路的位置。派上斯内德成为球队的一种奢侈,你不得不在他身后用两个防守型后腰进行保护。加上荷兰队中“半吊子”的罗本和阿费莱以及两个技术不算出众的后腰德容和范博梅尔,结果就是球队支离破碎、功能紊乱。
18岁左边后卫杰特罗-威廉斯也许想要抗议,对这位希望新星来说要求的确有些苛刻,每一个单独的荷兰球员拿出来都不是薄弱的一环,但放在整个球队中他们似乎就是无法兼容。德克-库伊特一直以来扮演着上下飞奔串联中场和攻击线的角色,他在世界杯上的发挥往往被人们忽视。35岁的范布隆克霍斯特在世界杯上为进攻端做出的贡献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指责范博梅尔和德容,但如果前场三叉戟能够回撤一些让阵容更加缜密,如果边后卫能够激进插上助攻,荷兰的进攻一定流畅的多。
范马尔维克(或者他的下一任教练)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斯内德适合荷兰队的阵型。范博梅尔已经凋零(译注:已经退出国家队),派上范德法特则在增加中场创造力的同时让后防暴露得厉害。凯文-斯特罗曼或许能为阵容提供所需的平衡度,传球视野和勤勉度都属上乘。但前场四人不愿回撤依然是老大难问题。罗本上场时荷兰队只能踢4-3-3,范巴斯滕08年欧洲杯更换阵型之后,克鲁伊夫和其他传统主义者就一再强调这一点,只是我们很难想象“现代化”的斯内德如何适应4-3-3的体系。
斯内德或许是荷兰最有创造力的球员,但他或许也是荷兰前进道路上必须舍弃的一枚棋子。
0/500字
热门产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