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赌马文化对于许多大陆人来说,还相对陌生,近日笔者有幸在香港赛马场感受香港赌马文化,感慨颇多,很愿意分享给“大陆同胞”。
赌马是香港唯一合法的,也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最大众化的赌博,它已经成了香港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逢赛马日,富豪巨贾、官宦人家、白领阶层、升斗市民,乃至五湖四海的各路过客都纷至沓来,一来感受马场上疯狂的气氛,二来试试自己的运气。 众所周知,犹太人此前曾经出过一本著名的书,其中的“二八定律”尤其被赞同。讲述的就是不管是从事什么行业,胜利者永远都只是占据所有参与人数的20%,剩下的那80%,尽管他们也是付出全部,但是仍然毫无收获。如果将那些胜利者在进行划分的话,仍然可以按照2:8的比例划分,而较为突出的胜利者也仅仅是占据其中的20%而已。
据说,每三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个是赌马迷,全香港的马迷不会少于200万人。可以香港赌马在香港历史悠久,是香港其中一项最受欢迎的活动, 集体育及娱乐于一身。 访港旅客如欲尝试下注, 可到选择到跑马地马场或沙田马场观赛。马场除可选择于公众席观赛外,更可购买游客专用会员席入场证章进入会员席。游客入场证章可供旅客自由进出会员投注大堂及跑道场畔;亦可于快马、和味坊、寿司吧及华轩吧享用餐饮服务。购买游客入场证章人士必须年满18岁,并持有有效来港旅游证件或护照。旅客可于赛马日在马场会员席入口指定柜位购买,或于每个赛事日举行前十天开始在来宾入场章发售处及指定场外投注处预购。一般赛事日收费为每位HK$100, 直接到香港赛马会各分区投注站投注,或可以於赛马日当天/夜,到跑马地或沙田马场观看赛马以及即时投注(星期三是夜晚,星期六或日是下午),另外会公报那天是沙田或跑马地开跑的…!
香港的赛马分为日马和夜马,一般每次比赛六场,中间间隔半小时,赛前半小时人们开始买“马票”。赛前十五分钟,参赛马匹和马主都会在赛场一个特定的场院绕场踱圈,让马迷观看参赛马匹的竞技状态,然后马迷根据自己的判断涌向投注窗下注,一直持续到开赛前2分钟。马票每张至少10元港币,也有百元、千元的。港岛上许多大街小巷也有投注站,所以还可以在场外投注,甚至可以电话投注。买中头马(称为独赢)或二马(称为位置)都可以得到奖金。奖金额按投注总额而定,一旦冷门马夺冠,奖金就高,曾有过10元马票赢近百万元的记录。如果以复式计彩的方法,连续买中头马,10元投注可能得到数万元甚至数百万元奖金。正是这种一夜暴富的诱惑力,才有那么多人迷赌马迷到了痴恋的地步。虽然众多的马迷中绝大多数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既费钱又费时间和精力,只有极少数人能一圆发财梦,但香港人迷嗜赌马的疯狂程度令人咋舌,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会。
香港赛马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是1841年由英国人传入的。1842年和1843年香港就举行过两次赛马,但只是纯粹的赛马,不以马作为赌博的工具。19世纪末开始赌马,起初只是骑师与骑师之间或马主与马主之间,赌资仅限于一瓶香槟或一顿晚餐。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赌马还并不普遍,纯属欧洲人和“高等港人”的游戏,收费昂贵,一般平民百姓难以负担。50年代以后,赌马才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活动。
赛马场上的输赢直接取决于马匹状态和骑师的骑术,而马匹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骑师的骑技和战法,所以骑师在香港形同天之骄子,从香港马会训练班出来的本地骑师,草地苦拼三年,胜过寒窗苦读十载,目前个个都是7位数的身价。
随着赌马活动日益大众化,香港还出现一批专门靠“评马”吃饭的“马专家”,报纸、电台、电视台也都辟有“马经”专栏或专门节目。可以说,除了马会、骑师,从赌马活动中得益最多的,也就是这些靠“讲马”、“评马”吃饭的“马专家”了。
曾有人说,香港的赌马日,一个晚上就有70万人为了赌马浪费35万个小时。香港人为了赌马,付出的代价真可谓不小。名门贵妇、耀眼明星、富豪巨贾、职业马迷、普遍市民,他们涉足马场也许抱有各种各样的心态,但人们可以猜到,香港赌马的气势是如何的轰轰烈烈了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想要成为被大家瞩目的焦点,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品格,并且要保证和大家与众不同。但是应该确定的是,这一品格的培养,并不是表示大家要和其他人处处作对,做什么事情都和大家对着来。别人以低投资获得高收入,而我们则以高投资获得低收入,这样的特立独行反而会使你快速成为一个失败者。
对于博彩玩家而言,养成与众不同的品格,要求玩家具有独立思考、严格按照自己设下的规定投注。以对待工作的那种态度来对待博彩,做到赢得起也输得起。不管是赢钱还是输钱,都能够在最适当的时候停止投注。这些都是赌王同其他一般玩家所不同的地方,也是一般玩家想要成为赌王所必须学习的。
每个赛马日在跑马地会有八九场赛马,每场半个小时左右。我总结了一下赛马的顺序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 赛马出场。每场比赛前,所有赛马都会到赛场左侧的小展示场去走上两圈,接受赌客们的最后检阅,而赌客们也会抓紧这最后的时机,观察赛马和骑师状态,下最后一轮的赌注。小时候在北方呆过的我,原来自认为是看过马,了解马的,到了此刻,我才发现自己错了:我印象中的马不是大街上拉车的瘦马,就是公园里给人照相的跑不动的营养不良马,哪里是可以跟这些赛马比的?赛马的马身个个毛色精良,身形健硕,壮而不肥,并且最近新做过美容:它们钉上全新的马掌,新剪了脑袋上的鬃毛,马尾也修剪整齐,跑起来随风摆动,超级飘逸。(都可以做洗发水广告了)
2. 骑师出场。骑师们有中国人也有老外,似乎是老外居多,但无论来自哪个国家,他们一律都会在自己的骑马裤上绣上自己的名字。比如“柏宝”“韦健仕”什么的。不过骑师帅的我一个都没见到,后来想明白原因是考虑到马匹的健康原因, 骑师们一个比一个瘦,所以~~~不过还好马儿们还蛮帅的。
3. 入场、入闸。白色的领马把赛马带到拖拉机拉着的起跑点,关到闸中。值得一提的是穿着红色制服的领马骑师,都很帅。我还看到了一个小插曲,第三场三号马死活不肯进闸,结果九个工作人员连推带拉,好不容易才把它弄进去。
4. 比赛。简单地说,赛马就是十二匹马在跑。复杂地说,在1417米这个奇怪长度的跑道上,一个晚上有各种比赛,什么800米 ,1200米,1600米等等。终点位置是不变的,起点由一个大拖拉机拉着到处跑。刚开始跑的时候,一般都会很安静,等马快跑到终点的时候,场子会忽然沸腾,所有的人都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大声呼喊着自己投注的号码……而这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会在马儿到达终点的一顺间消失,(除了有争议的几场会重复放录像以外)。而地上则又会增加很多未中奖的马票。比较有趣的是当天某位骑师从马上摔下来,好像伤得不轻,但还是很有职业道德,一瘸一拐牵着马走到终点,一路上接受大家的嘲笑。
5. 发奖,收尾。比赛结束以后,冠军会骑着爱马到对着看台正中央的位置谢礼,接着是简短的颁奖仪式。看台前的大屏幕上发布着结果和预计奖金金额。在此同时,会有一帮十几个伯伯婶婶,他们每人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在草地里面走。我研究了好一会儿,才明白他们在擦掉前面马跑过的脚印。真是个有趣的工作!
香港这么多地方,我绝对地把跑马地排在第一了,除了气氛好,帅哥美女多,靓马多以外,还有以下重大原因:
1. 玩法众多,机会无限。我所知道的玩法有什么骑师王,独赢、位置、连赢、位置Q, 仔宝、三宝、单T、四连环、过关、混合过关、双T、三T、六环彩等等,让人眼花缭乱,无怪乎大家都要去看马经。现在好像还能网上投注,最少港币2元就能赌马了,真是不错哦……
2. 赌马文化。赌马文化从马场门口的ATM机器前超长取钱队伍开始,马场的纪念品店里面有着绝对卡瓦伊的马类纪念品,还个个都有好听的名字,以求吉利。甚至马场里的麦当劳也是不同的:这里的巨无霸套餐被叫做“无敌必胜餐”,双层芝士汉堡叫做“幸运双宝餐”,还有麦乐鸡是“六环连中餐”。看来大家都希望自己好运,吃上一个“无敌必胜餐”说不定真的能让人得胜呢……
3. 自由。虽然咱在上海也不喝酒不抽烟并且努力遵守七不义务规范,但是到了香港,到处贴着禁烟标志,垃圾筒上特别标明:垃圾扔到垃圾桶以外的也属于违反规则,可以罚款2000港币,吓得我每次扔垃圾都特别小心。然而到了马场里,你是绝对的自由的:想抽烟抽烟,想喝酒喝酒,价格还很便宜。垃圾桶是多的,最密集的地方每隔三米就有一个,但是如果你愿意往地上扔也没人管你。座位排满了整个看台,但是显然不够,所以到处有人往地上坐,台阶上座,我还爬到了看台的栏杆上坐了一会儿,居然也没人管——你只要在马匹出场时不出现在摄像镜头里就可以了。
我们看完最后一场马,已经是晚上11点了,门口已经整齐地排着6、7辆巴士,后面还有车子陆续地开来。找了个上层的位置坐,悠闲地看着一路上到处是散场回家的人。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评论说,夜马场的奢华在每个人眼中都是不一样的。我同意。但是我想,所有去过这个地方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晚上的辉煌。
这就是我,在香港赛马场所感受到的香港赌马文化。你也想去吗?
0/500字
热门产业资讯